银行理财如何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养老金融现状与
个人养老金发展存在的问题
养老金融是国家金融发展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政策层面支持步伐加快,个人养老金制度加速推进。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做好包括养老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首次被列入国家金融的重点工作。
与会专家认为,养老金融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养老金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养老金融,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此前于2022年11月实施的个人养老金试点或推向全国。
个人养老金业务推行至今,存在着一些阶段性问题。一是覆盖面不够充分,呈现出“叫好不叫座”的特征。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36城个人养老金试点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超过5000万,但实际缴存金额约280 亿元,仅为政策规定的最高缴存额的2.33%。二是产品遭遇“市场逆风”,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导致财富效应不突出。三是养老金投资发展偏慢,产品投资差异不明显。目前国内养老产品投资资产相对单一,重点投资方向仍然在于债券市场,多资产组合配置难度依然较大。
银行理财服务养老金融发展的
银行理财公司作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在养老金融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展望未来,银行理财服务养老金融发展空间广阔,同时具有独特的品牌优势、可开展全谱系投资的投资优势,以及渠道优势。但从目前来看,银行理财服务养老金融面临着资金端和投资端两方面挑战。
首先,资金端理财客户风险偏好保守,投资者教育任重而道远。据《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显示,约50%的调查对象投资养老要确保本金安全,主要偏好银行存款。理财客户对回撤和波动容忍度低,尚未普遍形成长期投资理念,配置短期化、波动化。养老金融是一场“持久战”,要通过持续性的投资者教育引导客户健全投资理念。
其次,投资端资本市场收益性和稳定性相对较低,投研体系和能力建设需要久久为功。从过去十年间的收益率水平和波动率风险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与海外权益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对养老理财行业的投资端带来较大挑战。国际经验表明,养老金投资是一类长期限含权投资,对管理人的资产配置能力要求更高。当前银行理财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拐点期,应努力培养长期资产配置能力。
海外养老金投资管理实践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陆续引入了不同形式的养老金计划,通过立法和政策不断完善养老金投资管理,对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第一,美国、澳大利亚的养老金配置权益资产的比例接近50%,而日本、英国则分别将56%、58%的养老金配置在债券资产。不同国家应根据其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养老金的权益资产配置中枢,我国进行养老金资产配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应直接对标成熟市场。
第二,从2003-2023年,日本、英国、荷兰、瑞士、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合计配置权益资产占比从51%下降到42%,但其中对海外权益的配置力度逐步加大。此外,对另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上升。
第三,在过去的“大缓和”时代,全球养老金投资以追求收益为主要目标,风险偏好不断上升;当前进入“高波动”时代后,资产安全的重要性大幅上升,主要国家养老金资产配置转向高安全资产。在投资工具方面,ETF由于有更好的流动性和明确的市场标的,越来越受到养老金青睐。
结合上述国际经验,与会专家认为,如何平衡收益性与稳定性是养老金投资管理的关键问题。在养老资金投资中,形成以股债为核心的、资产品类尽可能做齐做全的资产配置模式,提高股债配置动态组合以及另类资产配置在产品中的应用,有利于收益性与稳定性的平衡。
对于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与会专家从扩大养老金市场规模、完善养老金制度,加快养老金理财产品创新突破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第一,扩大个人养老金制度覆盖面,提高个人养老金账户缴纳额度上限。具体而言,可加快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落地;逐步提高当前为12000元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上限,加快引导居民储蓄流入个人养老金账户。
第二,扩大养老金理财产品供给。一是可以允许试点银行理财公司加快发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二是银行理财在另类投资和绝对收益产品管理方面相比公募基金具有独特优势,对于业绩表现较好的理财公司或可考虑取消规模限制,也可考虑成立专业的养老理财公司。
第三,做好养老“三支柱”间的对接。在制度安排上应考虑建立二、三支柱之间的对接机制,对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中已经归属于个人账户的部分,应允许个人将该部分资金转移至个人养老金账户;符合条件的银行理财公司或可申请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在服务第三支柱的同时也能参与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建设。
第四,推动产品创新突破,促进养老投顾的发展。产品供给上要丰富产品类型,构建多层次养老理财产品体系;产品运作上或可适当突破,如引入REITs资产估值方式、收益平滑机制、成本法估值的使用等;服务上要提升资管能力,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专业引导和帮助。